教育资讯
考试成绩好的老师到底能否教得好学生?
2024-03-12  浏览:303

下周起,本市各中小学就将进入期中考试阶段。在学生们紧张地复习迎考的同时,部分中学的老师也开始积极备战,由于他们要和自己所教的学生一同参加考试。“师生同考”这一教研体验形式正在沪上不少学校悄然时尚。

  目的不在于考倒老师

  记者获悉,马上在下周举行的本学期期中考试,光明初级中学将采取“师生同考”的形式。不少走出考场的老师也纷纷感慨:“我只考了一门,感觉有的吃力,但大家的学生还要考五门,他们困难啊!”

  该校语文教研组老师陈增玲说,自己已经参加过多次同考,在考试之前会大致看一下要考的内容,但由于考试试题多源于平常上课内容,所以并无需刻意复习。反倒是从做过的试题中,对自己平常出卷命题方向的理解提升了不少。

  “学校开设‘师生同考’的目的不在于‘考倒’老师,而是为让老师通过考试,更好地把握好自己在教学中的度。”该校英语教师高飞说。

  老师体验学生应试重压

  上海甘泉外国语中学教师裴蓓告诉记者,虽然学校还没“师生同考”种类的活动出现,但从2022年开始,学校会组织每个学科老师在中、高考考试后参加相应学科的考试。为的是让学校老师切身体验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重压,知道考试试题中出现的难题、教学过程中的漏洞,也是让各年级同学科老师间加大交流,愈加健全初、高中阶段整体的教学步骤。

  试后学校不会公开每位老师的“中、高考考试成绩”,但会组织举办以学科为单位的试题剖析,大伙一同探讨、找寻、弥补教学中存在的漏洞。对此,有学生觉得应将教师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拉在一块排排名次,看看教师能否考得过学生。

  教师水平不适合用应试提高

  不过,对于“师生同考”,申城的教育界也有另外一种声音。有人觉得,教师是一种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,其职业能力不是“师生同考”能考得出来的。有些教师或许考试成绩很好,却未必能给学生上好课;有些教师考试成绩可能不好,教学水平却不肯定差。特级校长杨明华觉得,不适合用考学生的方法去考老师,毕竟有些老师年龄大了,记忆力、灵敏度、应试能力可能都不及学生。“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进步,不是靠应试提高,而是要靠老师自我提高、强化自我责任感、事业心与团队有哪些用途来完成。”

发表评论
0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