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资讯
小学生的心理特征
2024-03-18  浏览:326

小学阶段是小学成长身体、涨知识、长智慧的时期,也是道德品质和世界观渐渐形成的时期,这时他们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,加上学习上的重压,比较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,所以综合来看,小学生一般都会有以下心理特征:

1、具备较强的荣誉感,渴望得到老师或其他权威人士的一定。

2、具备较强的争胜心,勇于参与竞赛或角逐。

3、好奇心强,总是提出一些千奇百怪的不着边际的问题。

4、游移好动,坐不住,喜欢疯跑、疯玩。

5、感知觉有了肯定的进步。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,进步到精确地感知到事物的各部分。

6、注意水平不高,很难专注,仅对有兴趣的事物特别专注,而不有兴趣的事物特别厌倦。

7、不随便记忆占主要地位,有意识记忆则占从属地位。

8、想象力丰富,常常异想天开。

9、以形象思维为主,抽象思维较差。

10、自我意识愈加明确,但自我控制能力。

11、情绪情感日趋稳定,比较单纯,但有时爱发脾气,易产生逆反心理。

此阶段以适应和培养习惯、培养学习兴趣为主,引导孩子如何愉快地学习。父母可以从怎么样安排时间,怎么用高效的引导语入手,培养孩子培养独立自主、热爱学习的好习惯。

打造好的亲子关系+耐心+个性化教育由于打造好的亲子关系,孩子才会更容易同意教育,并且在交流交流中获得更多的信赖和支持;

同时,作为父母,需要有足够的耐心,不只需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问题,还需要耐心指导孩子的学习和成长,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;

最后需要依据孩子的特征进行个性化的教育,依据孩子的兴趣和专长,提供更适合的教育方法和内容,激起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,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。

发表评论
0评